[导读]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中国大陆塑料机械进出口总额45亿美元,进口额15亿美元,同比增长19%;出口额30亿美元,同比增长11%。其中,对埃及、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南非、肯尼亚等53个非洲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总额同比增长超过30%,达到2.5亿美元。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中国大陆塑料机械进出口总额45亿美元,进口额15亿美元,同比增长19%;出口额30亿美元,同比增长11%。其中,对埃及、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南非、肯尼亚等53个非洲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总额同比增长超过30%,达到2.5亿美元。
塑机进出口额与去年同期相比,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对于企业“出海”态势,有专家预判,近几年国内淘汰赛已经开启,企业必须要理性看待这一问题,要有短、中、长期的不同策略和应对方案,竞争激烈将成为常态化。
企业出海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出海过程中也面临各种风险和挑战。如何兼具全球化和本土化是中国塑企出海最大的挑战。总结这期的采访,我们认为,在海外市场致胜的关键是做好全球本土化,产品、服务和营销的本地差异化深耕缺一不可,而全球化的品牌构建也是重要因素。
不同于曾经的以设备出口为主,中国塑企的出海战略也喊出了品牌输出的口号。几乎所有的受访企业都表示出一种想法,“品牌是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集中表现。”当越来越多企业出海寻求新增量和新发展,而海外参展、营销推广、寻求当地代理商等手段,既是帮助出海企业在全球实现业绩增长和打造品牌的重要助推力,也是企业在全球多元站点布局中,推动品牌曝光、持续有效连接当地客户的主要策略。
在企业采访中,还有两个被频频提到的话题。第一,墨西哥是最多被提到的国家。国内塑企增长最快的海外市场既包括了欧美高端市场,也包括了发展中国家市场,尤其是东南亚、中南美洲国家。
出于双边贸易关系、当地优惠政策,以及劳动力成本优势的考量,越来越企业选择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建厂。而这些海外工厂建成投产后将形成一个集研发、生产制造、品牌营销于一体的企业,是全球化的初步尝试,通过海外团队的运作,国际人才的培养,成为品牌“出海”的重要锚点。
第二,中国塑企再次掀起“建厂潮”。4月,海天国际位于塞尔维亚鲁马地区的首个制造基地正式破土动工;6月,海天国际在墨西哥第二大城市瓜达拉哈拉市举行新工厂开业仪式;贝克威尔(泰国)工厂项目如期建设中……
制造基地不仅使海天提高设备的本土交付、供给能力,优化当地的用户服务能力,也让企业面对如今国际运输成本上升和物流挑战时,拥有更强的应变能力,缩短供货周期。这些新的制造基地将加强企业在当地的生产能力,以更好地满足区域用户的需求,也是进一步推进全球布局,扩大地区本土供应链和生产制造网络的关键一步。
不管如何,面对“内卷”竞争愈演愈烈,当前行业产能逐步释放,制造需求仍可进一步挖掘的前提下,发力海外市场,不仅可以消化转移国内过剩的产能,还可以维持塑企制造能力、维护供应链稳定等。
下半年,《塑胶工业》将到访菲律宾、越南、印尼、南非、墨西哥、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日本,继续深挖企业出海的底层逻辑,助力护航企业“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