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21年11月3日-5日,由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中国塑协注塑制品专委会、宁波易肯资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学英蓝实验室等多家单位联合组织的2021中国国际注塑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塑协注塑制品专委会2021年年会在南京熊猫金陵大酒店顺利召开。
2021年11月3日-5日,由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中国塑协注塑制品专委会、宁波易肯资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学英蓝实验室等多家单位联合组织的2021中国国际注塑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塑协注塑制品专委会2021年年会在南京熊猫金陵大酒店顺利召开。
论坛共有近200位来自科研机构、注塑制品企业以及注塑装备、数字化企业的负责人出席。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王磊光副理事长受邀出席,在开幕式上作致辞讲话,宣布了中国塑协注塑制品专委会第六届理事会名单,并为理事会成员颁发聘书。中国塑协注塑制品专委会理事长、中国塑协塑料加工行业智能化工作组注塑分工作组&注塑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专家组总召集人徐新建为第二批专家颁发了专家聘书。
在11月4日上午的开幕式上,中国塑协注塑制品专委会(简称专委会)谢鹏程秘书长介绍了本次组织论坛的初衷和参与的基本情况。立足行业发展现状,剖析企业转型需求,聚焦专业技术干货,瞄定解决问题之道,本届论坛在前期充分走访调研的基础上设置四大主题模块,分别是先进注塑装备应用与管理、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工厂建设、先进注塑成型工艺和周边技术、先进模具设计、生产、检测及使用,精心安排了近20场精彩报告。
中国塑协注塑制品专委会(简称专委会)谢鹏程秘书长
专委会徐建新主任在致辞中提到,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注塑制品企业,利润微薄,近年来竞争日益激烈,材料成本、人员成本、生产成本、运营成本等持续上涨,如今各地区拉闸限电,推行能耗双控,很多企业的产量严重受限。在这个关键时期我们更应该组织交流研讨,汇聚众智,转变认识,重新定位,回归初心,思考战略,练好内功,强化外功。以高端装备为基础赋能传统塑料行业的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推行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低碳生产,这是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趋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专委会围绕“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奋斗目标,肩负行业使命,基于企业需要,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和各项工作,引导业内同仁回归源头技术创新、协同创新、模式创新,共同解决行业发展的痛点和难点。
专委会主任徐建新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王磊光副理事长在致辞中谈到,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塑料产业发展经受了巨大的考验,保持稳中有进、进中有新的总体态势。他强调坚持科技创新,驱动产品高质量持续发展,这也是本届论坛的核心定位,注塑产业作为塑料加工工业的排头兵,突破传统,成立注塑产业数智化转型专家组,敢于探索,先行先试。专委会要带头激发企业创新主体内生动力,加大科研投入,推动补短板、强长项、优结构,以更高水平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王磊光
以下是论坛精彩报告的分享介绍。
一、在注塑装备和成型技术方面
北京化工大学谢鹏程教授介绍了《3D复印智能模塑成型技术创新研究进展》,他报告中重点谈到了加工成型新原理、新方法、新装备,如熔体微分静电纺丝、叠层复合材料制备新技术、3D复印等,提出培养人才,产业协同,塑造美好。
北京化工大学谢鹏程教授
海天塑机集团有限公司塑机技术中心副总监焦晓龙介绍了《注塑装备智能化发展趋势》,从我国注塑装备智能化现状、智能化目的、智能化背景,智能化策略到一些关键基础技术。他指出当前的主要痛点,如固定模具、工艺、装备的生产模式难以支撑设备任务的柔性化切换,装备及周边生态的数字化程度造成数据采集的不充分,注塑现场的网络工程条件限制难以保障生产过程的信息化通畅,注塑企业难以承受完全信息化软硬件、人员投入及管理模式的变革。他认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整个产业需要为生产自动化补课,为装备数字化升级,为信息轻量化推广,为关键智能化突破。
北京化工大学谢鹏程教授
广东伊之密精密注压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塑化成型科科长黄茂敬介绍了《免造粒免干燥成型技术》。他在报告中指出塑料对于材料改性的需求越来越高,传统流程复杂,资源和能源消耗大,免造粒成型技术原理成熟,效果显著,成为塑料改性配方开发的“神器”。
广东伊之密精密注压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塑化成型科科长黄茂敬
湖州盛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覃仁奇介绍了《塑料加工过程中各原料成份之间的精确配比》,他在报告中详细解释了原料之间精确配比的重要性、原料自动称重配比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盛创自动称重拌料机对原料之间的精确配比有完美的解决方案,以汽车、家电、包装行业的应用案例做了具体说明。
湖州盛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覃仁奇
信易集团企业技术中心主任白燕涛介绍了《塑胶成型周边辅机设备的节能化与智能化》情况,他在报告中谈到为何要使用成型周边辅机设备?常见辅机设备使用中的关键需求,辅机设备的智能化的具体思路及一些典型的应用案例。
信易集团企业技术中心主任白燕涛
二、在先进模具设计制造和模具智能工厂建设方面
ACMT模具成行智能制造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诚模精密董事陈震聪做了题为《从材料数据、精密模具、智能制造与关键零件之出发迈向智慧工厂》的精彩报告。他在报告中分析了当前的内在元素与外部环境,指出危机就是转机,从模具的智慧设计到智能制造,着力探索和解决企业与工程师经验不足的问题,完成工业4.0的最后一里路,并透露诚模精密推进过程中受益匪浅,试模成本节约350万元/年,模具产能提升约25%(月平均工时),人员在职学习超过40小时/年。
ACMT模具成行智能制造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诚模精密董事陈震聪
上海普乐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祝丁分享了《3D打印模具与闭环模温监测的创新应用》,他在报告中解释注塑模具为什么用3D 随形水路,主要是缩短冷却时间,降低制造成本,赋予最终产品更多功能,三维打印自由设计和自由制造的优点突破了传统模具加工的技术缺陷。通过在汽车、医疗、园艺工具领域的应用实践,解读了三位一体解决方案的优势。
上海普乐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祝丁
青岛维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标准化技术经理张祥富指出要《夯实模具标准化基础,迈向智能化高效设计》,重点介绍了模具设计现状分析,模具行业标准化发展趋势,全流程标准化、模块化设计,智能设计提效辅助工具及一些典型的应用案例。他认为如何节省模具设计的成本,更快地向客户交付模具是模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当前模具设计存在标准化程度低、过分依赖设计经验、繁琐重复性劳动多等难题,设计平台化的构建将为企业带来先机,这就需要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树立设计过程标准化、模块化、智能化思维。
青岛维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标准化技术经理张祥富
三、在模塑企业数字化转型思路和实践方面
广东精工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首席专家宋军华介绍了《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工厂建设》。通过数智化顶层设计,指导智能工厂规划和数字化转型,从工厂数智化的内涵,新旧工厂的规划重点内容和实施步骤,结合5G技术,如何打造工厂规划的系列工程,做到好用、好看、早建成、早投产、少担心、少走弯路。随后又以家电等行业的典型案例,介绍了规划中的误区和错误思路,分析智能工厂科学规划带来的巨大价值。
广东精工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首席专家宋军华
杭州科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许文杰分享了《注塑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工厂建设》的主要心得,他在报告中剖析了现阶段注塑产业面临的现状与巨大挑战,如何从机器换人、信息化系统、企业/行业数字化大数据建设、区域人员梯队产业生态数字化建设实现企业 &产业生态转型升级。以实际案例介绍了数字化工厂系统管理架构梳理--制造协同构架、信息化构架、模块架构,最后又强调了工业数据安全,如何赋能企业数字化能力。
杭州科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许文杰
南京捷兴科技有限公司CAE总监邓军分享了《完整解决方案在制造业的实践与应用》,他强调竞争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的三要素:要具备充分的用户价值、应具备独特性、应具备一定的延展性。“精品+服务”是制造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内在要求,新工具已经完全改变了模塑行业的业态,CAE不断发展的外延与联合仿真,并结合一些汽车行业的案例谈及了如何回归产品技术,回归客户需求。
南京捷兴科技有限公司CAE总监邓军
广东安达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爱东谈到了《注塑业的自动智能优化排产实现方法》。注塑业是典型的多品种、小批量、型号多、模具多、设备多,插单多、频繁换产,自动排产困难,但必要性很强。除了排产本身非常复杂,还有缺乏适用的工具,分析了注塑业自动智能优化排产的关键需求,如排程需要机台和模具共同约束。安达发APS采用工艺流程基础数据与资源约束、订单级的优先选择规则方案、工序优化规则,主要解决2个方面的问题,即AP工厂高级计划和AS车间优化排产,比传统的ERP在精细度、精准度和约束关系处理等十个维度均有优势,并结合具体的应用案例分享了实战效果,确保交期、降低成本,提升管理!
广东安达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爱东
四、在信息化技术和仿真模拟软件领域
科盛科技(Moldex3D)大中华区CAE技术经理秦舒阳介绍了《Moldex3D在数字化注塑成型之应用》,从Moldex3D Digital Twin数字成型解决方案、数字成型的优化、标准化、系统化、数据库建立谈到了具体建设技巧和使用效果。
科盛科技(Moldex3D)大中华区CAE技术经理秦舒阳
欧特克软件(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数字化制造部仿真产品技术经理朱戈介绍了《模流仿真知识与应用体系构建》。他在报告中介绍了模流仿真当前的问题与挑战,认为当前模流仿真在企业内用的人少,知识离散化,经验不易传承,可以从人才培养,经验积累与沉淀,数据资料整理与提取,评判标准建立与应用模流仿真当前的问题与挑战等方面一一破解,并从模流仿真知识体系的内容,模流仿真应用体系的构建,基于仿真的知识驱动应用平台展开分析。
欧特克软件(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数字化制造部仿真产品技术经理朱戈
苏州万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刚介绍了《新一代模腔压力温度测量系统》。新一代模腔压力温度测量系统SMVS,采用集成式创新设计简化现场布局与避免繁杂,减少空间占用和操作使用方便,具有多台监控器数据连网功能,可以实现工艺优化、工艺移植、V/P切换位置控制与品质监控。科学注塑可视化解决方案在设计阶段、试模阶段、量产阶段该如何实施,最后又介绍了注塑成型的战略与战术,相信新一代模腔压力温度测量系统会成为企业的技术竞争力与注塑行业的标准。
苏州万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刚
五、在注塑成型工艺优化和管理改进方面
深圳振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建宏基于30年的从业经验,重点介绍了《注塑工艺参数实战案例》。他认为实际生产中注塑工艺参数的固化需要在量产中磨合实现,随着品质要求变更/DCN等,参数需要调整,通过充分整合资源、运用资源、弥补资源,辨别缺陷,找出合适对策,并介绍了一些参数调整案例,科学注塑+安定化注塑+精益注塑是未来生产的一大趋势。
深圳振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建宏
聚焦材料改性技术,北京化工大学教授苑会林凭借多年以来从事高分子材料改性与加工成型的经验,介绍了《改性材料有助于注塑制品的质量提升》,从制品设计——结构设计——模具设计——材料设计到试模——修正——制品,详细说明了塑料制品与金属制品设计的不同点,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性能,根据应用要求选择原材料,同时兼顾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和使用寿命,还介绍了特种腐蚀性高分子材料的注塑成型。
北京化工大学教授苑会林
先进成型技术学会创会理事徐昌煜老先生在视频分享中《注塑制品缺陷的科学辨识和诊治》,他认为注塑制品缺陷多种多样,往往因为误认误诊错误最佳时机,以实际案例,针对常见的雾斑、气痕、气孔、缩孔谈到了一些辨识和解决方法。
先进成型技术学会创会理事徐昌煜
百年变革之际,危机并存,模塑行业转型升级,腾飞发展的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行业人,相信经过此次论坛的思想碰撞,注塑产业技术创新会打开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