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量:17918发布时间:2017年10月10日 09:48:15

开创“中国制造”的螺杆时代 一代舟山人的记忆

人的学习就好像认识一座山,可以从山脚(基础知识)往上爬,也可以从山顶(高端专业知识)往下走,我选择了后者。将最难的要点攻克了以后,其它的知识再学起来也就没有那么难了。这是舟山“螺杆之父”何世钧的学习方法和创业之道。
 
改革开放后的1985年,中国塑料行业飞速发展,但塑料机械大多进口,作为塑机的核心部件“螺杆和机筒”,被发达国家牢牢垄断着。何世钧凭借8000元开始研制螺杆,仅花了53天时间,就把10根BM型螺杆制作出来了——这是舟山生产出最早的头十根螺杆。进口螺杆售价1万美金一根,而他仅卖3000元人民币。一时间,他成为了塑机行业的风云人物。在当时这种技术稀缺的年代,市场对螺杆的需求也变得十分迫切。既然有了这份技术,为何不投资办厂,服务于市场呢?同年7月,舟山市东海制塑螺杆厂成立了,它是全国第一家专业生产螺杆料筒的厂家,同时也开启了金塘生产螺杆的时代。
这位闻名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浙江舟山企业家,他创办了舟山市东海制塑螺杆厂、金海螺杆有限公司等企业。
 
尘封的“螺杆试制失败史”  

1984年,何世钧在当时的金塘沥港农机厂当技术副厂长,主管技术生产。厂里业务员从上海制笔机械厂拿来一份注塑机螺杆图纸。螺杆长约60厘米、直径25毫米。何世钧当即向厂长陆裕祥作了汇报,并召开生产会议研究决定试制和生产部署。何世钧及下放的八级技工沈大美、六级车工戎富仁,金工车间主任俞永康、陆国华、徐和能等人参会,会上一致同意试制螺杆。但在具体落实如何试制、要不要进行一些工艺技术上创新和工装夹具改革等问题上,产生了分歧。以沈大美为代表的老师傅们,认为用车床车螺杆是唯一正确的传统加工方法。而何世钧当时根据图纸要求,认为这样细长的螺杆,不能用简单车加工直接车制成型,而要另外创造一套专用工装夹具和专门加工工艺方法才能加工,遭到了工办主任洪永福的否定。当时在会上决定,由沈大美师傅具体负责技术指导,厂内车工级別最高的六级车工戎富仁师傅,用农机厂内最好的沈阳造C620×2000车床加工试制螺杆。会上,何世钧被明确分工负责搞船机配件生产和试制机帆船油压舵机等工作。螺杆试制具体由沈大美师傅负责指导,具体操作由戎富仁师傅在一台C620车床上车制加工。这样两根60厘米长25毫米粗小螺杆足足做了一个多月,结果没有成功,报废了。
这就是沥港农机厂最早“试制螺杆”的全过程。
 
 
何世钧试制螺杆一举成功   可与洋货“叫板”
 
1978年至1981年期间,在国家及省、市科委支持下,何世钧承担舟山西堠门潮流发电试验并获得成功,开创我国第一次利用潮流发出电力,被誉为“用潮流发出电来第一人”。

1985年,因种种原因,何世钧辞职离开沥港农机厂自己办厂。不久,何世钧接到国家科委通知,应邀参加在烟台召开的“全国海洋能源开发利用研讨会”。去烟台开会路过青岛,碰到上海熊猫电缆厂彭工、张工程师,他们需要“挤出机螺杆”。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塑料行业飞速发展,当时发达国家对成套塑机设备和核心部件各种塑机螺杆实行技术垄断,其中一套生产化纤的Vc403螺杆要卖到3万美金,电缆机配套的BM型直径45毫米螺杆卖到1万元美金。

何世钧感慨道:“一根螺杆竟然卖到如此天价,真是太欺负中国无人了。即使用银子做材料,也不用这么贵,要是我来做用不了几千元。”
上海一位张工程师问:“你真的能做?”何世钧回答说:“能。”彭工和张工程师支持何世钧试制螺杆,他们出图纸。
从烟台回来后,何世钧在妻子殷芝娥支持下,向亲朋好友借了8000元钱作启动资金。
上海图纸一到,便即刻动手试制起来。通过近半个月昼夜奋战,完成了专用螺杆铣制造,又用34天时间,10根直径45毫米的BM型挤出机螺杆制造出来了。
 
掀起金塘生产螺杆的时代热潮
 
为生产螺杆,何世钧到工商局去注册申请办螺杆厂,遇到了公社阻碍。于是他找到当时的舟山地区行署王家恒副专员,请求他的支持。
王副专员同何世钧商量说:“能不能办一家由东海学校出面的校办企业,你和学校共同投资合办?”何世钧十分高兴地同意。
当即由东海学校出具证明,到工商局注册了一家专业生产螺杆制造企业的“舟山市东海制塑螺杆厂”,性质为东海学校的校办企业,就是后来的舟山金海螺杆有限公司。从此,何世钧掀起了金塘生产螺杆的时代热潮。

舟山东海制塑螺杆厂成了我国第一家专业生产螺杆料筒厂家。在这之前,我国没有专业生产螺杆厂家。即使有小量螺杆机筒(料筒)在生产,它们一般只生产同自己塑料机械配套的自用螺杆料筒,是非专业生产厂家。

何世钧虽年已古稀,但对于那个时代的所有回忆,依然记忆犹新。他使螺杆能在金塘生产,用最低廉价格成本,取代当时只有西方国家和大型国企军工企业才能生产螺杆、机筒的局面。发展到今天,金塘的螺杆产量若包括何氏家族:何海潮的金纬集团、何春雷的金湖集团在上海苏州定海等地生产的螺杆机筒,产量已占到全国的九成以上,成为世界性螺杆、机筒生产基地。确切地讲:不是金塘人所说“何世钧创造了螺杆”,而是何世钧创造了一套独特的专用“螺杆铣床”和一整套有别于西方国家制造螺杆的新的工艺办法,使螺杆制造成本大幅下降,从而占领了全国乃至世界螺杆市场。

在中国塑机行业,提到金塘螺杆,无人不知“金海螺”,无人不知这位历经艰辛,迈过时代发展浪潮的何世钧。他那份挑战技术瓶颈的果敢和一往无前的民族义气,带给一代代塑机人奋发图强,励精图治。那段艰苦岁月里的光荣绽放,放到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
 
阅读量:17918
  • 1
  •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