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塑料加工行业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全面提升产业整体水平的重要一年。”本期,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塑料工业协会会长符岸回顾过去、立足当前、展望未来,与我们进行了一场干货满满的对话。
随着贸易摩擦加剧,疫情全球蔓延,行业面临产能过剩,企业经营困难等问题。在符岸会长看来,行业要持续高质量创新发展,在艰难中寻求突破和机遇,凝智聚力,奋力向前。协会更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与企业沟通交流,了解企业情况和诉求,开展多样化的服务工作,并将各个细分行业的龙头骨干企业的成功经验,分享给每一个成员企业。
请您介绍一下,广东省塑料行业的总体情况。
2020年,广东省塑料加工业受疫情影响明显,1-3月产量220万吨,同比下滑18.43%,幅度略小于全国平均值,产量占全国比重14.5%,暂居省份首位。其中塑料薄膜、泡沫塑料、人造革合成革、日用塑料产量同比下降幅度均大于全国同类产品平均值,其他塑料产量同比下降幅度小于全国平均值,农膜产量则同比增长15.63%,产量排在云南、甘肃、山东之后。
进入四月份,企业开始进入有效复工期,产业链、供应链也逐步正常运转,广东塑料加工业运营反弹明显。4月累计产量328万吨,同比下滑8.69%,环比回升9.74个百分点,回升幅度大于全国平均值,产量占全国比重上升至17.2%,仍暂居省份首位。其中的塑料薄膜产量下滑幅度环比回升7.56个百分点,其中农膜产量仍保持同比14.2%的较高增幅;泡沫塑料产量同比下滑幅度环比回升19.87个百分点,增幅也大于全国平均值,日用塑料产量同比下滑幅度环比回升8.25个百分点,其他塑料产量同比下滑幅度环比回升6.3个百分点。
由于四月份开始广东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产业链、供应链得到恢复,塑料加工企业有效复工率回升,行业生产运营开始恢复,各项运营数据有较大反弹。经上半年全行业有效恢复后,下半年行业将趋于正常运营,运营状态继续优于上半年。
当前广东省塑料工业发展主要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
广东塑料加工业区域性明显,与经济发展关联,珠三角(大湾区)基础好,相关应用行业多,形成全国最密集的塑料工业区域。产量、技术、产品配套国内领先。塑料工业产业链集中珠三角地区,行业运营综合成本高,行业营收、资产利润率在轻工行业处于相对低位。
目前,我省塑料加工业产品结构国际市场关联度高。常态下,年塑料制品出口交货值占全国比重40%-42%,占全省产品销售产值20%以上。中美贸易摩擦、国际市场变化对行业直接及间接影响明显。
塑料污染治理是当前及相当时期内影响行业发展和运营的热点因素。国家以及各个省开始实施限制、禁止部份一次性塑料(不可降解)制品、生产、销售、使用,将对塑料工业产业链各环节产生影响。
协会如何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从市场实际情况出发,引导从业人员认识到未来发展的趋势,从而紧跟时代步伐。
看到上面的数据,我们也不难发现,受疫情影响,整个行业受到很大的冲击。协会一方面做好防疫物资的保障工作,另一方面及时了解疫情对企业生产运营造成的实际困难,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行业帮扶措施,努力为企业提供帮助。
2020年,我们积极参与政府、企业各类疫情防护物资、物品(塑料制品)生产、采购、协调、指引等事务工作。协会团体标准加大工作力度,疫情期间制定、发布实施团体标准12项,其中8项为疫情防护用品的生产材料、制品、设备类团体标准,为规范疫情防护用品生产、市场流通提供标准化和检测技术支持。共有省内外50多个单位(包括企业、院校、检测机构、标准机构、行业协会等)参加上述团体标准起草。并密切会员以及省内其他兄弟塑料行业协(商)会的联系,信息资源共享,利用行业运营数据分析,做好生产指引,有效防止疫情期间行业信息不畅,塑料类疫情防护制品用的原料、设备、制品生产盲目上马的状况发生。疫情期间,广东塑料行业(包括制品、原料、设备制造企业)理性面对“疫情商机”,全省塑料行业市场规范、行业相对稳定。
广东塑料产业发达,是各类行业会议、专业展览的热门区域。疫情期间省协会协助和参与因疫情影响而延期、取消的一些项目处理,特别是与雅式展览公司34届上海展会先延期、后改举办时间、地点的相关事项处理,并成功说服雅式公司将省内其他塑料协会提升展会冠名层次,增加广东各地塑料行业协会雅式塑料展地位和参与度。
同时,我们密切关注和帮助会员、企业在疫情期间生产运营遇到的问题,包括出面处理跨省法律事务,有效维护企业利益和广东塑料行业形象。承接广东省发改委下达的广东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项目,组织参与行业、企业调研和材料收集、编写工作。保证了该《实施意见》在疫情期间顺利出台。保持兄弟省市协会联系、协调、合作。疫情初期,与国家工信部消费品司、中国合成树脂供销协会一起牵头,建立共有15个省市塑协及部份企业参与的防疫物资生产、供应调配微信工作群,为疫情初期工信部消费品司调剂防疫用品材料供应和生产提供了方便,密切了各地塑料行业的交流合作。
如何积极应对疫情影响
当前,国内抗击疫情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多数企业响应国家号召,在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的同时,有序复工复产,逐步恢复产能。但3月以来,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对塑料制品外贸订单与交货带来不利影响。针对这些新情况和新困难,我认为企业要积极做好以下几点:
深耕国内市场 当前,在境外疫情加速扩散,出口遇阻之时,国内市场正在恢复,行业企业要调整营销战略,积极寻找国内销售机会、拓展内销空间。随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二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将行业有利发展。
抢抓低风险国家贸易新机会 我国塑料制品出口额较大,欧美国家是主要出口国。境外疫情蔓延时,行业应调整市场目标,开拓东盟、中亚、西亚、俄罗斯和南亚、非洲等疫情低风险地区市场,并充分利用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拓展线上出口和进口销售渠道。
苦练内功,培育发展优势 加强新产品、新技术研发,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内需和绿色消费需求,同时,稳定员工队伍,做好员工待产期间业务培训,苦炼内功,培育新的竞争优势,为“后疫情”时期行业高质量发展蓄能。
加速自动化、智能化转型 疫情期间,一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标杆企业凭借自动化车间、智能工厂、网络平台等优势,在员工无法到岗情况下,率先实现复工复产。有条件的行业企业要进行生产模式升级创新,加速智能化进程。
用好优惠政策 疫情出现之后,国家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有关政策,涉及金融、税收、人力资源等方面。行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优惠政策,用好优惠政策,服务生产经营,努力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实现发展目标。
疫情对塑料加工业的影响是阶段性的,随着环境的好转、政策的拉动和市场的恢复,2020年将是行业奋发有为、稳健发展的一年。
您认为行业如何应对当前的挑战?
基于疫情形势、外部环境不明朗,我们更要把握大局、坚定发展信心。塑料工业是全国产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营收入和利润为全国工业的2%,进出口贸易顺差占全国进出口贸易顺差13%以上。新材料产业、基础材料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的定位,让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同时,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企业创新能力弱、行业创新体系不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产品结构不合理、中低端结构性过剩、同质化较重、高端原材料、助剂同质化、装备精密化、高效化、智能化水平制约行业发展。核心、关键及“卡脖子”技术创新难,加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不确定性,RCEP的签署对区域内进出口格局的变更等问题需要我们加强重视。
面对百年未遇的大变局,我们要坚定发展自信,优长板、补短板,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把握方向,集中发力重点,始终坚持并发挥行业优势,在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上集中攻关,实现突破。要聚焦国家战略和重大需求及行业现实需求,在瞄准国际前沿,攻坚关键核心和替代进口技术上有所作为。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统筹创新资源,努力构建政产学研金用集成创新,产业链协同创新的新体系。
近几年,协会在推动行业技术发展,节能降耗,平台搭建,产品标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得到企业的广泛认可。一是鼓励企业积极淘汰落后装备,改进技术和工艺,提高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二是引导行业深入开展节能降耗活动,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用工。在搭建平台,推动产业链联动发展上取得了长足进步。
如今世界经济进入新旧动能转换之际,您对行业发展有何建议?
继续坚持创新引领 行业要密切关注国家科技领域的新进展和产业发展新变化,瞄准产品的高端化、差异化和专用化,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集中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短板,建设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创新工作组,创新方法、路线,开展科技创新年、专家院士行等系列活动,强调创新的供给侧与需求侧精准对接、高效创新和政产学研金用集成创新,打造创新的产业链,促进产业链协同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
深入实施“三品”战略 行业企业要加强产业链协同创新,研发新材料,提高产品性能。通过提品质、增品种、创品牌,弘扬工匠精神,倡导精品制造,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利润水平,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实现由大向强转变。
大力推动智能制造 要继续开展“两化”深度融合,创新行业发展模式,推进转型升级,落实“中国制造2025”,推动智能制造,建设产业智能系统,引进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加快塑料行业智慧发展。
加速推进绿色发展 要提高行业自律,坚持绿色环保生产,从塑料制品的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减少塑料颗粒与产成品的无序丢弃。加强一次性塑料制品的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替代产品的研发,推动塑料制品的功能化多次利用和的塑料废弃物高值化回收应用研究工作。建议应积极、科学推动垃圾分类制度,加强废塑料回收、利用的科学、有序、系统化管理。
主动拓展国际市场 受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影响,我国塑料制品对美出口额下降。行业要瞄准国际新兴市场,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多元化发展,从产品出口到产能输出,促进塑料相关产业扩展国际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