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量:72454发布时间:2022年01月06日 13:55:16

定位清晰 中和新引擎为智能制造提速

 调整、聚焦和坚持是广州中和互联网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和”)总经理冯良成,为2021年总结的三个关键词。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进入了实施智能制造的关键期。冯总觉得,只有那些聚焦主业、不断坚持,在垂直细分领域形成头部优势,才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

如今,不管从行业政策环境,还是业绩表现来看,智能注塑的发展都迎来利好因素,这也为中和业务领域开辟了增长空间。中和正在采用大数据分析,实现了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博创不断以创新驱动、数字赋能为主导思想,携手全球制造业从制造迈向“智造”。


“注塑工业4.0”的推动力
“智能制造升级是一个从0到1的过程,也是一次模式与观念的变革,标志着从传统的生产方式迈向精益化、自动化、柔性化生产。”冯总认为,在转型的过程中,传统制造业正不断寻求效能升级、努力提质增效。这不仅是设备的更新升级,更要明确战略方向,提升管理水平。“中和正利用自身在数字化、智能化方面的领先技术,以及应用经验,推动注塑企业的智能化升级。” 

成立之初,中和就致力于成为“注塑工业4.0”建设的推动者,扎根塑料及塑料机械行业,为全球塑料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转型提供连接、计算、创新、应用、人工智能等一站式工业互联网平台产品与服务。其产品涵盖数据采集器、边缘计算智能网关、智能终端等硬件,以及注塑云MES生产管理系统为代表,包括注塑云IOT解决方案、一物一码、智能工艺专家系统、能耗管理系统等在内的软件产品与服务。
保持研发投入,推动产品不断创新,多年来,中和注塑云系统可连接市场上99%的品牌注塑成型设备,涉及医疗、电子、家电、玩具、卫浴等多个领域。中和为他们提供了可行性的智能升级解决方案,实现了生产全流程监控,生产设备信息远程监控,产品品质跟踪监控、可追溯,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严格的用户权限分配和密码管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在冯总看来,注塑企业的转型就等同于变革。如何改变他们对数字化、智能化的认可,共同搭建起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和制造业基础设施,成为推行智能制造的核心和基础。

具备制造基因的云服务商
在国内众多云服务供应商中,中和是为数不多的,具备制造基因的云服务商。这源自于中和母公司就是国内知名注塑机制造商,而且也完整经历了数字化转型过程,和智能升级的成功实践。因此,当中和把自身转型升级中沉淀的技术和经验,以云服务的形式推广到市场,中和注塑云天然具备“懂行”的优势,在赋能注塑工厂的智能升级也就更专业。

“中和是从下沉市场中摸爬滚打出来,在注塑成型这个垂直领域深度理解,结合团队的IT能力,通过华为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基础支撑,为注塑企业提供完善的生产管理平台,解决工厂设备管理痛点问题。”冯总说。

但对于注塑MES管理系统的全面推广,实际上还要面临两个问题。首先是否具备IOT网络相关的优化能力。IOT要求对注塑机、辅机、机械手、机器人等设备的数据采集与互联互通,实现对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控、智能预警、提高异常响应速度,提升设备利用率。中和很早就已着手打造了IOT研发团队,在一系列行业应用场景中成功的使IOT技术落地生根,并不断提升应对能力。

其次能否应对注塑过程中的各种需求。中和注塑云MES管理系统不仅可以根据订单情况进行模具管理,对应机台进行排产,提前做好相关准备,还能随时掌握订单的实时生产情况,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插单和订单调整,远程通过塑云手机APP了解产品的准确交货日期。值得一提的是,中和能快速理解客户生产过程的材料、工艺等流程,遇到任何问题的时候,在第一时间做出专业的判断,结合需求制定解决方案。

“塑料加工业的发展进入到由数量型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阶段。依靠智能技术,实现自动化监控和运维,数字化厂区仓储一体化管理系统明显降低能源消耗,大大提高设备管理效率,减少人力成本。为企业持续创造价值,也是我们推出一站式工业互联网平台产品及服务的初衷。”冯总表示。

打造行业先行案例
除了大型企业,那些没有实力搭建平台的中小企业,在智能化浪潮的裹挟中,同样需要变革。中和在这方面尝试更早、成效明显,产品定价从数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客户可根据自身需求,挑选适合的产品和服务,这也为行业转型升级打造了先行案例。

“我们接触到很多年轻的创业者,有智能化生产或数字化管理的想法,他们希望借助中和云平台,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体系,以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方式推动生产工作。我们会根据客户的机器台数,定制最优的解决方案,可能第一年在嵌入系统时投入10万元,第二年几万元就可以启动生产管理系统,尽量减少他们的投入成本。”

冯总还介绍,基于多年实施的案例反馈,中和产品价值可量化。以一家年产值4000万元的企业为例,租金、人工、水电等生产成本要占30%,也就是1200万元。在改变传统粗放型管理模式下,中和注塑云可以为他们省下了5%的费用,相当于每年减少60万元的生产成本,这与前期升级、改造等投入相比,价值更加显性化。

此外,中和自主研发的工业互联网云化产品具有快部署、易实施、好上手等特点,无需采购专业服务器,无需招聘专业的IT工程师,在没有复杂的定制化情况下,两周内完成项目的实施和培训。

近年来,中和通过实际案例进行持续的数据积累,深度学习、分析和挖掘,建立起智能管理系统的升级、管理能力,为广大用户实现了优化生产工艺、整体运营效率,持续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和交付能力。

为产业未来发展赋新能
尽管智能制造的提出已多年,但实践中发现,传统企业的不懂工业互联,互联网企业又很难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导致长期以来传统企业智能化处于国内制造业中下游水平。

“突破口也正在这里。必须持续通过价值引领、场景驱动推动智能制造的进一步深化。”冯总认为,从以产线自动化取代重复劳动,到推出一体化智能解决方案,实现从客户下单到产品生产的全流程全场景自动化和数字化,就是中和在智能制造上迈出的新步伐。

目前,中和已累计为300多家工业企业,实现超过10000+台注塑机的互联互通,标识注册量突破18亿,每月解析量超10万次。除了生产管理系统外,中和还推出了注塑云APP、注塑云知识库,全方位布局,激活工业数据和知识资源,助力推动工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

随着智能化的不断深化和普及,新技术、新生产要素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成为了驱动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中和正朝着信息化、定制化、智能化的方向努力,立足于智能制造,催生企业的新动能,才能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继续占据领先优势。”冯总认为,清晰的市场定位,也给中和带来了在风险面前更快、更高效的反应能力。

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中和注塑云。中和也将不断地完善塑云MES系统的各项功能,通过智能生产、数字管理等多方面帮助传统制造业,加速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的进程,提升生产环节效益、产线协同效率,努力为客户提供更多专业咨询服务,创造更多价值。
 
阅读量:72454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