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3月27日,坐落于舟山市金塘镇的浙江华业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华业,股票代码为301616)启动IPO发行,正式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此次IPO,发行价20.87元/股,开盘价为57.15元,涨幅高达173.84%,备受资本市场认可。此次募集资金将用于生产基地扩建、智能化技改及研发中心建设等领域投入。

浙江华业董事长夏增富先生在仪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回顾了浙江华业自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感谢了所有支持与陪伴公司成长的伙伴,并表达了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与美好愿景。夏增富先生表示:“浙江华业成功上市,迈入资本市场,是公司发展历程又一个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我们将借助资本市场,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通过数字化赋能增效,优化产能供给,完善人才梯队建设,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致力于把华业打造成为全球塑机螺杆行业的领导者,和顾客首选的业务合作伙伴!”

浙江华业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夏增富
据悉,浙江华业成立于1994年,公司深耕于塑料机械配套件行业,主要从事塑料成型设备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塑料成型设备的螺杆、机筒、哥林柱及相关配件,主要应用于注塑机、挤出机等塑料成型设备。
塑料机械行业是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工业母机”,亦是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塑机行业的终端产品应用于汽车、家用电器、3C产品等国计民生行业,具有“持续、广泛”的需求特征。得益于庞大的终端市场规模,2021年至2023年,浙江华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08亿元、7.82亿元、7.3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9,602.15万元、8,164.23万元、7,056.16万元,均处于较高水平。2023年下半年以来,塑料机械行业整体呈现复苏态势,行业景气度走高,下游需求持续释放。据会计师审阅数据,2024年,浙江华业营收规模达8.92亿元,净利润达9,369.62万元,上涨势头强劲。根据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协会统计,2020年至2023年,公司在我国塑料机械用螺杆、机筒产品市场占有率分别为8%、10%、12%、12.5%,市场排名均为第一名。
浙江华业能取得如今的成绩,除借助于行业发展的东风外,也与公司多年来坚持自主创新密不可分。自成立以来,浙江华业密切关注行业内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持续加大研发创新力度,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并加快产品创新。2021年及2024年上半年,浙江华业研发投入分别为2,118.45万元、2,166.35万元、2,298.50万元、1,322.24万元,呈逐年上涨趋势。截至目前,公司取得了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110项。此外,公司参与了5项行业及团体标准起草和制定。其“多轴联动的螺杆抛光机抛光技术”、“机筒螺杆耐磨层制作技术”、“锥双机筒中耐磨层的应用”、“锥双机筒挤出段镶嵌耐磨条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水平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2014年至2019年,公司连续被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协会评为“中国塑机辅机及配套件行业5强企业”,2023年至2024年公司再次被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协会评为“中国塑机辅机及配套件行业7强企业”,为螺杆、机筒产品领域内唯一获得该项殊荣的企业。

塑胶工业受邀出席
在产品质量及生产管理方面,浙江华业也积极投身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工厂浪潮,引入SAP、PLM和MES信息化管理系统,帮助公司控制管理各个生产经营环节,使整个生产经营过程有序进行,从信息化角度科学提升管理水平和效益。目前,公司已通过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于2022年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
凭借自身积累的工艺技术以及产品质量,浙江华业已成功进入世界主要塑料成型设备制造商的供应体系,成为一家具备全球化供应能力的定制化塑料成型设备核心零部件制造商,产品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还远销加拿大、美国、德国、印度、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目前,公司与国内外众多头部塑料成型设备制造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境外客户主要包括恩格尔(Engel)、赫斯基(Husky)、克劳斯玛菲(KraussMaffei)、住友德马格(Demag)、米拉克龙(Milacron)、戴维斯标准(Davis-Standard),境内客户主要包括伊之密、富强鑫、大同机械、海天国际、泰瑞机器、华研精机、震雄集团等。
华业表示,本次上市,公司将借助资本市场力量,进一步提高公司研发创新能力和智能化水平,驱动塑料机械配套件行业由传统工艺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未来,公司秉持“专注专业、超越卓越”的经营理念,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为股东创造可持续的经济回报,成为全球领先的塑料成型设备核心零部件制造企业。同时,公司将持续弘扬企业家精神,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回报全体股东,为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