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供应商新闻 » 正文
伊之密 连接中欧制造
  浏览次数:2166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27日 11:25:14
[导读]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生活中接触到的消费品都是终端产品,不管是一瓶矿泉水、一台电饭煲,或是一部手机、一辆汽车。而对生产产品的装备,大多数人并不了解。事实上,“产品做得好的国家,装备制造业一定很强,尤其像德国和日本。”广东伊之密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之密”)CEO甄荣辉如是说。
1微信用 
二板式注塑机UN1300DP在2016Chinaplas雅式展成型汽车座椅部件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生活中接触到的消费品都是终端产品,不管是一瓶矿泉水、一台电饭煲,或是一部手机、一辆汽车。而对生产产品的装备,大多数人并不了解。事实上,“产品做得好的国家,装备制造业一定很强,尤其像德国和日本。”广东伊之密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之密”)CEO甄荣辉如是说。
 
作为一个模压成型装备(指用塑料、轻合金、橡胶等不同原料和模具大批量生产产品的装备)制造商,伊之密在其官网上如此阐述自己的使命:成为中国领先的装备供应商,致力于让中国装备技术与世界同步。
 
多元化业务
 
2002年,伊之密在佛山市顺德区容桂镇生产出第一台注塑机,随后,由于市场需求和公司多元化发展等原因,于2004年拓展压铸机业务。2008年,公司发展进入瓶颈期,董事长陈敬财认为需要更专业的人员来管理公司,于是聘请了在注塑机行业有多年管理经验的甄荣辉加入,并在股权上做出很大让步,甄荣辉由此成为伊之密最大个人股东。
 
在2008年之前,伊之密的注塑机和压铸机业务都是以公司独立存在,甄荣辉加入后对公司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形成了沿用至今的事业部模式。2009年,伊之密进入橡胶机领域。2014年,伊之密又相继成立高速包装系统和机器人自动化两个事业部。目前,伊之密是全球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在模压成型装备制造各个领域都有所涉及的企业。
 
从注塑机到压铸机再到橡胶机,这种业务的拓展除了看到市场上有相应的需求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三种装备在供应链体系、生产工艺体系和技术上都具有共性,因此也更容易产生规模经济效应。
 
5微信用
 
DP系列二板式注塑机

2制品

DP系列二板式注塑机成型的双物料汽车中控操作台



 
谈及伊之密如何快速地在多个领域进行布局,甄荣辉表示,这很大一部分得益于伊之密一直以来推行的合伙人制度,即伊之密成为一个平台,邀请不同领域有专长的团队加盟,对加盟的团队实行股权激励制度,最终实现共创互享。“在互联网领域,平台化的概念已经被提烂了,但是在装备行业很难真正做到,因为制造业的创业者大多都对行业非常了解,在这过程中就很难形成共创互享机制。”
 
这正是伊之密与很多装备制造企业不同的一点——甄荣辉和陈敬财都不是工程师出身,因此他们也更善于拉拢、聚合并充分发挥各方力量。按甄荣辉的话说,就是“把团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大,把监控成本降到最低。”
 
2016年,伊之密在中国注塑机市场排名第三,压铸机和橡胶机均排名第二,其中注塑机业务占公司总营收的50%-55%。在海外市场上,伊之密的产品已出口销售到全球50多个国家,亚洲是最早开拓的市场,韩国、印尼和马来西亚市场在2016年均表现不俗。未来,欧洲市场是伊之密的拓展重点。
 
追赶欧洲标准
 
2016年10月19日—26日,每三年一届的全球最大塑料橡胶产业展览会K展(K SHOW 2016)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全球共有3,100多家参展商参加展出,其中1,864家来自欧洲,超过总数的一半;中国大陆有278家公司参展,而这已经是伊之密第二次出征K展。
 
此次K展的其中一个关键词是工业4.0,简单来说,就是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通过数据交换进行连接。K展上颁布的注塑机行业最新标准——欧规77(Euromap77)就是工业4.0交换数据的基础,其对硬件和软件的接口、数据格式标准等都进行了定义,可以看作是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达成的一个协议。
 
在工业4.0的这波浪潮中,伊之密希望成为中国本土品牌第一家生产出符合欧规77标准注塑机的公司。2016年年初,伊之密聘请了德国专家Dr. Wobbe担任公司的首席战略官,Dr. Wobbe的其中一项重要任务便是推动这一进程。公司预计将在2017年5月第三十一届中国国际塑料橡胶工业展览会上展出相关产品。 
 
表格
符合欧规77的机器与以往机器的不同之处
 
 
汽车轻量化的挑战
 
欧规77针对的是注塑机行业,而在压铸机领域,最新的应用是汽车轻量化。在全球,汽车轻量化是一个潮流趋势,主要是利用轻合金(主要是铝合金和镁合金)代替钢铁作为汽车底盘等结构件的材料。国外的许多汽车品牌如宝马、奔驰、特斯拉都已经有所应用。
 
甄荣辉表示,在该领域,现在基本是欧洲和一小部分日本机器的天下,中国还无法生产出大型铝合金、镁合金的汽车结构件,其技术难点在于机器和模具两方面。如果中国工厂要引进包括机器、模具和供
 
应方案在内的一整套生产系统,需要花费四、五千万的天价。如果中国无法突破这个巨大的成本门槛和技术门槛,中国本土汽车品牌如吉利、长城、比亚迪等都将无法实现轻量化,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也是一个巨大的阻碍。
 
H系列重型压铸机DM2000H
 
“我们和德国、欧洲的技术存在相当的差距,怎么能够尽快缩短这个差距呢?一方面靠自主研发,另外一方面是要寻求对外合作。”当意识到中国企业在汽车轻量化领域存在着巨大的门槛后,伊之密加大投入寻求解决方法。目前,和德国的合作项目已经启动,初步找到掌握技术和工艺的德国企业,希望通过“欧洲设计、中国制造”的路径将生产系统的整体造价降低一半以上。
产品研发的新路径
 
在产品的研发上,Dr.Wobbe的加入为伊之密带来了欧洲注塑机公司先进的产品研发路径——依赖新材料新工艺技术测试部门,围绕新材料和新应用,通过一些技术测试,最终带动主机和周边自动化整合的发展。
 
“传统的工程师都缺乏成型工艺的相关知识,和客户没有共同语言。新材料新工艺技术测试部门其实在市场客户和后端产品设计工程师之间起了纽带作用。我们看到国内的装备企业都缺少这样一个部门。
 
”对标技术最先进的欧洲企业,伊之密也成立了新材料新工艺技术测试中心。“测试中心对照目前客户所关注的新材料和新技术,甚至对未来三、五年可能出现的新材料和新技术进行预演。”甄荣辉如是说。
 
测试中心成立以来,第一个任务是与美国的一家公司合作,引进注塑行业Mucell微发泡技术。微发泡技术可以产生很多效果——注塑的塑件重量平均降低15%~30%;解决成型过程中很多成型缺陷;拉宽边界条件,产生更大自由度的产品设计;对机器的要求降低,小一号机器可以生产大一号零件。
 
而该测试中心更重大的使命是围绕多材料成型之路进行探讨。多种材料组合成为一个零件是未来的必然趋势。以汽车行业为例,汽车现在面临着诸多挑战,降低成本是其中之一,包括直接成本和装备成本。而降低装备成本的一个重要方式是减少零件数量。
 
未来的零件,不管是手机、汽车还是照相机,种种工艺品的零部件都是由多种材料组成,既有柔软的特性,又有高强度的特性;有些地方有绝缘性,有些又有导电性。
 
作为全球唯一一家在模压成型装备各个领域都有涉及的企业,伊之密掌握了不同的成型工艺,现在的问题在于如何把不同的成型工艺放在一台机器上实现。“这是未来伊之密能产生和其他同行完全不一样的竞争力很重要的地方。”
以上文章转自《快公司FAST 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