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终端应用 >> 包装 » 正文
致腾:产业“出海”天地阔 进口替代正当时
  浏览次数:12278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17日 17:58:10
[导读] 采访日期:2025年1月14日 采访公司:东莞市致腾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采访对象:总经理朱素良 使用设备:图宝覆膜机生产线 主要产品:缠绕膜、缠绕膜手柄、环保电线膜
 
2月塑胶工业中文_86
在东莞,提及缠绕膜,无人不晓东莞市致腾塑胶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致腾”)。

自2001年成立以来,致腾已经历了24年的风雨历程,其迅猛的发展速度令人瞩目:公司从一个小型工作坊起步,至今已拥有数十台先进的生产设备。目前,已经成功打造了“PE缠绕膜”、“缠绕膜手柄”、“环保电线膜”三款核心产品,年产量超过1万吨,产品出口比例更是高达90%。

为探究企业业绩增长之关键,《塑胶工业》记者亲赴致腾公司的生产现场,与总经理朱素良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对话......

2月塑胶工业中文_87
朱素良的创业历程堪称白手起家的典范。起初,他仅是一名默默无闻的仓库管理员,主要负责核对公司出口货物的数据和制作包装明细单。随后,一次偶然的机遇使他转职至一家香港公司,担任总经理秘书一职。在这一过程中,他不仅掌握了粤语,还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东莞市致腾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素良(右5)与夫人江雪(右6)-拷贝
 
正当家人与朋友对他的稳定职业投以羡慕的目光时,他心中却孕育了一个宏伟的计划——决心自主创业,成为一位企业家,以实现自己当初来到深圳的初衷。

“这种想法无论置于当时抑或现今,都颇具风险。若欲达成此志向,则必须舍弃我五年来辛勤耕耘的事业及稳定丰厚的收入。”朱素良表示,尽管曾有迟疑,但不久便做出了决断。

说干就干!自那时起,他开始自学市场营销和公共关系社交学等新知识,并招募了几位昔日的同事,正式开启了人生中一段新的旅程。

“彼时资金匮乏,仅能利用他人废弃的二手设备,吹制一张又一张粗糙的塑料薄膜。期间,遭受过无数拒绝与嘲讽,过程之艰辛,不难想象。”朱素良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依旧历历在目。

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与实践,朱素良对所在行业形成了深刻的认知。得益于及时的交货效率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公司迅速积累了资本,工厂也在搬迁过程中多次扩建,最终拥有了独立的厂房设施。在他的引领下,东莞致腾从一个规模仅十余人的小型工作坊,逐步发展壮大,最终成为山姆、富士康、沃尔玛等知名企业的供应商。

微信图片_20250114110312-拷贝
 
以主打产品PE缠绕膜为例,其外观及实际品质均达到国际水准。该产品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规格多样,厚度范围在0.01至0.05毫米之间,宽度介于4至200厘米,长度不超过6000米;缠绕膜手柄则采用多种原料混合并经注塑工艺制成,显著降低了使用过程中的不便,并支持重复使用。

与此同时,环保电线膜的研发亦取得了显著成效。该产品采用了尖端的生产工艺与环保材料,不仅展现出卓越的绝缘性能和耐磨性能,而且能够显著降低环境污染,符合当前绿色、低碳的发展趋势,已顺利通过SGS的六项检测,满足RoHS标准。该产品的问世,不仅增强了致腾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也为推动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


2月塑胶工业中文_88
过去二十年,中国经济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2000-2007年的高速增长期,中国利用全球化红利迅速成为“世界工厂”,出口对GDP的贡献率曾超过50%,GDP增速超过10%。其次是2009-2016年的中高速增长期,地产和基建成为主要驱动力,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第三阶段,即2018年起的“L”形减速换挡期,房地产长周期拐点出现,政策转向利用国内超大规模市场和制造业优势,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致腾公司恰逢第一阶段的发展机遇,于2007年便开启了全球化的征程。朱素良指出,公司所推广的不仅是商品,还包括生产能力和管理经验。

微信图片_20250114110406-拷贝
 
“当时面临两种选择,一者为东南亚国家如越南、柬埔寨、老挝等劳动密集型路线;另一者则专注于高端市场,在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集中度较高、规模较大的市场中开拓一片天地。我果断地选择了后者。”朱素良介绍,缠绕膜产业在中国的发展起步较晚,国内生产缠绕膜的企业大多采用小型设备。鉴于技术门槛较低,所需投资较少,加之客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并不严格,这导致了国内企业在低端市场的广泛分布。朱素良致力于打破这一现状,持续提升产品的技术水准和附加值,使国产产品能够早日走向国际市场,并实现进口替代。

微信图片_20250114144207-拷贝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当时一位韩国客户提出了相当严格的要求,他们不允许薄膜出现任何褶皱。为了满足这一要求,我们连续工作了48小时,不断调整配方,最终成功获得了客户的订单。我们对待每一个产品都如同对待工艺品一般,无论是薄膜的外观、抗穿刺性能,还是纸管和封箱胶带,我们都会进行细致的考量。目前,我们已经能够生产出厚度仅为5微米的薄膜。”

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奋斗,朱素良先生坦率地表示:“进口替代的愿望已经达成。目前,公司的出口业务占销售业绩的90%以上。得益于持续的技术改进和优化,致腾公司的长期向好趋势并未改变,即便在当前大环境低迷的情况下,公司今年依然实现了业绩增长30%的佳绩。”

微信图片_20250114144509-拷贝
 
在探讨增长的关键因素时,朱素良指出,除了预先布局海外蓝海战略之外,车间的自动化布局亦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包装生产车间的现场,记者目睹了数十条全自动缠绕膜生产线的高效运转。原料经过高温熔化、共挤、冷却成型等工序后,转化为一卷卷薄薄的薄膜。随后,全自动收卷机迅速而精准地执行收卷控制,确保了薄膜收卷的质量。

“自动化技术几乎渗透至我们车间的各个角落,这使我们在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朱素良先生继续阐述,“展望未来,我们计划进一步深化智能制造的应用,引进更多尖端的自动化设备及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我们坚信,致腾将在全球市场中持续保持其领先地位,并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