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可降解塑料的应用外,塑料污染治理的另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是再生回收。再生回收发展到今天,不仅仅是简单的加工处理,更是被赋予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重要内容。它将成为我国破解资源瓶颈的有效突破口,在未来的十年或将迎来井喷式发展。
首先,从政策面上说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方案明确表示,要加快推进塑料废弃物规范回收利用和处置,包括加强塑料废弃物规范回收和清运、建立完善农村塑料废弃物收运处置体系、加大塑料废弃物再生利用、提升塑料垃圾无害化处置水平等。预计到2025年,塑料污染治理机制运行更加有效,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回收利用、末端处置全链条治理成效更加显著。
其次,从体量上说来,我国人口众多,对资源使用量大,也有非常高的生产量。据可靠数据统计,2020年我国塑料产量为1亿多吨,但废塑料的回收再生量仅为1600万吨左右,占比仅为1/5。预计到2025年,国内废塑料回收再生量将在2500万吨左右。如果能处理好废塑料,实现循环利用,不仅能大大缓解资源损耗,更能从源头上治理白色污染。
事实上,从汽车到家电、3C电子、包装以及消费品,有不少产品可实现塑料回收。但在《塑胶工业》走访过程中发现,如此庞大的体量,回收率却仍旧很低。在与终端制品企业交谈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再生回收领域当下还面临着专业、规范化的回收网络体系缺乏,行业标准欠缺,回收利用难度大,行业技术水平较低等诸多难题。为此,行业企业也以此为突破口积极探索新出路。如:大部分企业由此前采用的物理回收方式开始向化学回收方式转型;各类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也在全国各地严格实施;精细化的分拣技术和装备日新月异;加工利用环节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逐步提高......
这其中,在世界多国政策及国际主流石化、品牌和包装巨头企业大力投资等因素的推动下,废塑料化学回收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化学回收主要处理物理回收无法回收、回收效益较低或经物理回收后降级至无法再回收的废塑料。与物理回收相比,可应用于对塑料要求更高的领域。
更为重要的是,化学回收凭借卓越的减碳效应将成为碳中和时代的重要技术。有专家统计,用化学回收处理全世界每年2亿吨左右新增低值塑料垃圾,可减碳约4亿吨;若在未来20年内,用化学回收处理全世界填埋场陈腐垃圾中的废塑料,每年可减碳约2.3亿吨,化学回收的减碳效应在每年6亿吨以上,超过全球180多个国家的年碳排放量。
随着中国垃圾分类、循环经济及垃圾资源化目标等政策的落实,相信过去不被分离出来的塑料垃圾逐渐可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地从垃圾中分离出来。而彼时,化学回收将成为塑料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绕不开的解决方案。在10余年技术积累的沉淀之下,化学回收将受政策利好面的影响,呈现大规模快速发展之势,有望成为未来企业竞争的核心点。